今天是:
 
强化基金监管,切实当好医保基金守护者——行唐县医疗保障局 刘成江
医保局     来源:     发布时间:2020-04-11     点击数:1
行唐县医疗保障局自2019年1月挂牌成立以来,局班子高度重视基金监管工作,通过“走出去”学习借鉴兄弟县市先进经验、“请进来”邀请省市有关专家来授课等方式,进一步提高政策熟知度、基金监管业务水平,切实保障医保基金安全,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。
一、提高政治站位,充分认识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的重要性
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把医疗保障工作摆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突出位置,作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和部署。今年,习近平总书记从精准扶贫的角度,对医疗保障工作又提出了一系列新指示,指出:“基本医保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是防止老百姓因病返贫的重要保障。这个兜底作用很关键。要加快完善低保、医保、医疗救助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,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、稳脱贫。”党中央的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,是我们做好医疗保障工作的根本遵循,为我们高质量推进新时代医保事业,指明了方向。医保基金关乎每个人、每个家庭贴身利益,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,老百姓口头一句话:不怕没钱就怕有病,可见人们对疾病的忌惮,老百姓渴望不得病和少得病,得了病能看得起病,渴望医保基金给予更多的报销。而每年基金收入是限的,这就需要我们把有限的基金用在最需要救治的人身上、用在重大疾病、特病患者身上,用在困难群众身上。从历次检查和上级反馈信息发现,医保基金在使用中存在不少问题,诸多漏洞,存在套取骗保,违规操作,肆意提价,药品回流,虚假信息等。这就对医疗机构和广大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让医务人员了解、学习和贯彻医保相关政策,对推进医保工作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。只有广大医务工作者严格规范诊疗行为,严格规范医保基金使用,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。我们作为医保基金的管理者要始终坚持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切实当好医保基金的“守护者”。提高政治站位,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,切实履好职,尽好责,坚守好人民群众的“救命钱”。
二、多措并举,织牢医保基金“安全网”
医保基金是百姓的救命钱,要合理合规使用,充分发挥基金的最大效益,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作用,避免基金的浪费。
(一)加强监督检查,着力维护医保基金使用安全。
一是加强日常监管。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,现场检查与病理审核相结合,利用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系统,发现异常情况有针对性深入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检查。每月抽取住院病历,抽调县医院、中医院医生进行严格审核。二是根据市局统一开展的“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”专项行动,分段开展“定点零售药店专项检查”、“基层和社会办医疗机构专项检查”、“县市交叉互查”等多次集中专项检查。为确保检查不走过场,切实维护基金安全,我局在人员严重不足情况下,从医保中心抽调骨干,并从公立医院抽调业务能力强工作认真负责的专业医生配合检查,扩大了监督检查的覆盖面。2019年对全县63家药店全面检查两遍,共追回基金27.79万元;对4家县级医院、16家基层乡镇卫生院、8家民营医院实现了检查全覆盖,通过检查,共追回基金61万元,10月份对7家医疗机构进行案例审核,扣款4.4万元;5月份针对市局反馈我县贫困人口提高待遇报销费用过多问题,我们抽查了3个村卫生室,做出暂缓拨付基金23.03万元处理;9月份开始对数据报销异常的村卫生室进行检查,对12个村卫生室进行了处理,追回基金48.11万元。利用网络智能审核系统,累计扣款50万元。三是强化协议管理,规范医药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。严格审核各医疗机构诊疗项目、诊疗标准及收费标准,从源头加强管理,对医药机构实行分值评估,年终协议到期低于一定分值,直接解除协议。四是聘请第三方会计事务所、医疗类专家、财会专家、计算机数据专家对定点医药机构医疗行业和医疗单位开展审计检查,加大基金监管力度。
(二)加强综合治理,着力提高医疗保障管理水平。
一是对县乡医疗机构开展了医疗费用总额控制。2019年初为进一步降低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,制定了《行唐县2019年度住院费用预算实施方案》,经过详细测算,我局对全县县乡医疗机构实行了全年医保支付总额预算控制,并将总额平均到月,按月支付,对超出月平均额度的基金不予支付,全年28家医疗机构超出总额预算金额5100万元。二是我县贫困人口数量大,为规范村卫生室的门诊报销行为,2019年3月份筹措资金28万余元对村卫生室安装读卡器,改变了身份证+姓名报销模式。三是加强村卫生室的信息化管理。为加强对村卫生室药品使用和诊疗服务行为有效管理和监控,经局党组研究决定,及时与河北东软软件有限公司协商,投资10万元于2019年9月份新上了村卫生室综合管理系统,10月份正式投入使用。从10月份数据看,全县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报销人次比8、9月份平均下降49%,报销金额下降26%,有效控制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,大大降低了医保资金的支出。四是督促6家民营医院,共投资50余万元全部安装HIS系统,与医保系统实现对接。
二、加强协调配合,凝聚共识,强化责任担当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“勿使医保成为新的唐僧肉,任由骗取,要加强监管。对医疗保险领域骗保问题要持续关注和查处。建立监管长效机制,常抓不懈”。
一是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制度。医保基金监管是一个系统工程,单靠我们自身的力量远远不够,需要各部门联动,共同发力,进一步加强监管的力度,广度和深度,以医保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为纽带,深化医保、卫健、市场监管、公安、财政等多部门联动协同监管合作机制,保持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的高压态势,建立健全信息共享、互通互联的长效机制。对医保违法、违规行为做到保障到位不含糊,案件查办不手软,严密防范不放松,切实提升监管工作的实效性和震慑性。
二是加强业务培训,提高基金管理业务素质。今年1月份邀请于丽萍老师就执业医师如何准确把握医保政策,如何规范执业行为,对全县定点医疗医药机构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,提高了医疗医药机构人员对医保基金防控意识。
三是外出学习考察,提高基金管理水平。如何合理管理和使用医保基金?如何扭转医保基金“入不敷出”局面?3月18日,由县政府副县长甄泽亮带队,县医疗保障局、县卫生健康局、县医院、县中医院、部分基层卫生院负责人和相关人员15人,赴新乐市医保局、新乐市中医医院进行学习考察。并向县委、县政府写出考察报告,建议卫健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管理,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进行诊疗,该门诊治疗的走门诊,该住院的才能收治住院。严格控制医疗机构的药品、检查、服务占比,不能以“大处方”、“大检查”为由进行不合理治疗不合理检查不合理用药,造成医保基金不必要的流失。同时落实分级诊疗制度,合理诊疗分级诊疗,减少不必要的过度转诊。医疗机构是基金的直接使用者,医务人员要正确理解和认识基金的作用、掌握基金使用,医疗机构要克服依靠医保基金生存的思想,要大力发展门诊,门诊收入增长的会大大降低住院发生率,这样既增加了医院本身的业务收入又减少了医保基金的住院支出,减少医疗机构对医保基金的依赖。同时发展自己的特色医疗,强化服务意识,提高服务能力,用服务和技术留人,坚持县内能治疗的病,让病人留在县内,降低病人的外转率,各医疗机构要增加内生动力,克服依靠医保基金过日子的思想。医保部门要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,对县外医疗机构加强管理,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。同时要加大现场检查频次和力度,综合利用各种手段多方位开展打击骗保行为,减少医保基金的不合理支出。
四、存在的问题
一是基金监管人员严重不足。医疗保障工作一头连着民生,一头连着市场,既要服务民生,又要依法依规监督医药机构规范运营,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和参保人员满意。医保局监管队伍共计7人,医学专业2人,缺乏财务和法律专业的人员,尤其是缺乏计算机数据分析人员,给监管造成很大的不便。
二是基金存在缺口。在医保基金管理上,我们对县内医疗机构实行了总额控费按月结算方式拨付(县外医疗机构无法控制);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报销比例的提高,贫困人口住院增多;门诊慢性病待遇提高及享受人数增加等原因,造成基金支出增大,出现透支。
五、下一步计划
一是对16所基层乡镇卫生院、8所民营医院进行全面检查,持续不断地开展打击欺诈骗保检查。
二是针对县医院病号多、床位多、诊疗项目多、基金开支大、检查难度大问题,申请政府聘请第三方机构(会计师事务所),对县医院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。
三是借鉴养老保险网上认证系统,对住院患者进行适时核查。
六、建议
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,实行医保基金市级统筹,全市成立稽查人员库,由市局统一组织调度,分组对各县市进行监督检查。